shopping_bag

愛動物的人 $379

驚人、懸疑,而且充滿人性,同時又對於我們黑暗本能中的暗流十分警醒,《愛動物的人》中的八篇故事闡述了在欲望與行動之間的危險縫隙中生存代表著什麼,以及當自認為真理的信念變形崩解時又是何種景況。

購書限定加購商品 👉🏻

add_box 加入購物車(小計$

highlight_off

亞歷山大・麥克勞德

愛動物的人

平裝、14.0 x 19.5 公分、黑白 368 頁
2024 年 8 月 27 日

選擇版本☟

作者親簽版 尚餘庫存 76

一般版 庫存 > 10

定價 480 $ 379


驚人、懸疑,而且充滿人性,同時又對於我們黑暗本能中的暗流十分警醒,《愛動物的人》中的八篇故事闡述了在欲望與行動之間的危險縫隙中生存代表著什麼,以及當自認為真理的信念變形崩解時又是何種景況。

歐亨利獎得主、當代短篇小說大師亞歷山大・麥克勞德故事集首度繁體中文出版。陽剛又溫柔,妙筆生花,充滿了一股重要的能量,這些故事探索了在一個許許多多人覺得和那麼多的事物疏離,甚至是和自我疏離的年代裡,對於意義與關係的掙扎。這本選集搏動著生猛的情緒,閃爍著我們共有的人類經驗的複雜光芒,確認了亞歷山大.麥克勞德作為當代短篇故事大師的地位。


作者 亞歷山大・麥克勞德

出生於加拿大布雷頓角的因佛尼斯,在渥太華的溫莎長大。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說集《Light Lifting》入圍豐業銀行吉勒獎、法蘭克.歐康諾國際短篇故事獎以及大英國協圖書獎,並以〈兔形目〉一文贏得二○一九年的歐.亨利獎。麥克勞德擁有溫莎大學、聖母大學及麥基爾大學三所大學的學位。他目前住在新斯科舍省達特茅斯,在哈利法克斯的聖瑪麗大學任教。


商品資料

書名
愛動物的人
原文名
ANIMAL PERSON
作者
亞歷山大・麥克勞德
譯者
趙丕慧
定價
480 元
裝幀
平裝、14.0 x 19.5 公分、黑白 368 頁
ISBN
978-626-9848263
出版日
2024 年 8 月 27 日
出版
啟明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書
Readmoo讀墨open_in_new
樂天Kobo電子書open_in_new

顧客評論發表評論

凱特, August 4, 2024

在看《愛動物的人》的過程中,其實一直在懷疑「愛」的本質。 好像所有故事裡的愛都不純粹,或改變或扭曲,自責任義務關係而來又隨漫漫時間而去,渴求與回應似乎永遠對接不上,這與通俗所理解的完滿的愛不太一樣。 然而敘事卻又平淡如常,彷彿故事中角色彼此之間的「愛」才是現實社會裡會出現的,即便是背德、侵害、忽視,仍然能理解事件之下那天真的愛,那身而為人無法摒除、驅動作為與不作為的原始情感。 在所有的故事裡,都能看到愛動物的人;看完所有故事後,發現「愛動物的」與「人」,無法分割。

read more

飛走吧!小熊, August 4, 2024

亞歷山大.麥克勞德常會轉換視角去形容一件事,像是將自我主觀消除掉,從旁觀的角度去看,或許會讓這整件事顯得更中性,亞歷山大.麥克勞德的小說,往往在做的,就是不帶批判或定見的去反映他所見的世界,通過他的視野,卻又不禁教人省思。 然而,亞歷山大.麥克勞德在角色內心的刻劃上,卻是細微而且深潛的,充滿大量的獨白,尤其是〈你以為你是在看什麼〉這短篇小說裡偷機場行李箱的戀物癖者,花了很大的篇幅自白偷過哪些行李箱,發現裡頭放了哪些私人東西,透過這些物理性的物件逐漸充斥整個版面,卻洩露了他心裡的寂寞與空虛。 偷別人的行李箱,嗅聞貼身衣褲,聽起來很可怕、被侵犯,不過,這就好像人都有過曾想偷偷潛入別人家裡,窺探別人生活痕跡的念頭。就像這樣,亞歷山大.麥克勞德正試著展延這些角色與故事能發展的韌性與極限,他選擇將戀物癖、性愛、死亡、戀童、連環殺人、姊弟情愫…等題材側寫進小說裡,帶領我們穿越這些禁忌,看見某些東西───可能是原諒,可能什麼也不是。他要的,只是我們直視所見。

read more

Mingy Chang , August 4, 2024

〈你說的動物其實是生活吧〉 在還沒搞懂引言那兩首詩和本作的關聯以前,就在各種oh shxt和寒顫之間讀完了這本短篇集。 這是一本缺乏警告的恐懼故事集,但這也不是誰的錯,裡頭的驚悚源自生活,這種大多數時候沒得提醒的東西,即使不到息息相關,也隨處可見。比起突然跳出來嚇人的鬼魂或惡作劇,這本書是獨自走在街上時卻不由分說地覺得有他人在窺視,光天化日,到底有沒有什麼壞事要發生了? 本書以八篇短篇故事開啟了一系列生活裡的危機(有時甚至生存危機),在亞歷山大·麥克勞德冷靜敘事的筆調下,主角們的歡喜和恐懼隔了層玻璃,那些分居飼養寵物喪禮旅行手足表演童年親戚拜訪買房都只是日常,繁瑣的責任和代辦事項。後腦勺卻隨著文字的推進替故事主角擔憂起來,那些無法清楚指認、蟄伏在疑似轉折、隨時會出手襲擊這些平凡人的生活裂縫,究竟什麼時候、以什麼樣的形式力道出手? 麥克勞德不是個溫吞的作者,故事的轉折總是來的又急又驚。或許能猜得到劇情些許的方向,但因為和主角們一起過日子了好幾頁,他們的日常和閱讀的人總有重疊之處,或大或小。玻璃不知覺間被抽走,反正本來就看得清楚也就沒怎麼在意,也或許邊讀邊祈求著壞事不應該降臨於這些真實可愛的人們,導致各種意外人禍尷尬朝主角們出拳之時,讀者也只能同接下作者安排的悶拳。有人喊痛,有人張嘴發愣,而更多數時候,是希望自己能讀得快些以知道那些心念的主角們是否承受住了? 噢,只是生活(大部份),還不至於每次都發狂心碎斷腿,偶爾擦邊的生離死別但並不張狂地佔據版面。雖然對主角們而言那裂縫在當時、在他們眼前、在他們所愛之人(兔)身上,可以說是一瞬間的深淵,但麥克勞德和讀者站在同側,深愛也深知人類的那一邊。他誠實地訴說生活裡出其不意的狠,卻也坦白在裂縫的另一端,好運善意理解和奇蹟不無可能。要抓住那樣的可能性不見得要狂奔伸手,它自然地、就站在驚悚的旁邊,唯有繼續生活才有見著的瞬間。 而看見了,你就知道自己也是個愛動物的人。

read more

小瑀, July 31, 2024

亞歷山大・麥克勞德的文字就像是將過期的底片拿去相印店沖洗,顏色和狀態不再只局限於一種版本,而是透徹出日常以外,鮮少被撞見的壓褶。 主角與故事隨著時序跳脫意料之內,內心的慾望、比較、私心以及真情隨迸而出,一時來不及在按下快門時表現的樣子,在層層的浸潤後,倒映著潛藏於深處的真實。 這些故事總是帶著不飽滿的尾段,那是我最為喜歡的,作者帶出的情緒能夠無時效性地擁有溫存的力量,彷彿這些事即使來回數千次,都能在時間築起的廊道之中, 變形出新的解讀方式。生命具有延續性,因為回看的視野不同了,而開始長出可以對話的空間,不只是看著故事本身,偶時也擱淺在屬於讀者的自身經歷。 藉由景物穿透腳色內心,是兔子、音符、告別式、行李箱、晦暗的海和鯊魚、夏季的煙草園、遙遠的老人公寓、廉價的汽車旅館,人與人之間的際遇在這八篇故事中 迴波蕩漾,它們靜謐地在主角們的過去與現在來回穿梭,而〈交屋日〉大概是整篇故事最為勾魂的,性愛之間柔性的碰撞和隔牆急迫的撞擊,同時坐落於同一空間、 幸福和不幸的一線之隔,矛盾與掙扎的長年糾葛,在抽絲剝繭後,才迎來最終的坦然。 黑暗也會漏光;就像明亮也會有瑕疵;答案也隨時能從對與錯,離家出走。

read more

故事就要開始了, July 31, 2024

【📙試讀《愛動物的人》,淪落為愛人的動物們📙】 花了幾天,慢慢讀完《愛動物的人》想到的一句話是在生活的縫隙裡妥協。 作者亞歷山大・麥克勞德擅長描繪人生不同階段,日常生活裡可能出現的差錯,有些故事靈感,讀者甚至可以想像當初如何萌芽,像是一對夫妻將兔子帶回來養,但沒想到牠會變得這麼髒;小姐妹因為玩跳床,不小心咬掉了舌頭;罹患失智症的老婦人,從彈琴中短暫恢復往日神采,丈夫忍不說出再一遍;新婚夫妻帶著小孩,不知所以然的幫遠方親戚換吊燈;新移居的小家庭,差點慘遭其貌不揚的連續殺人犯毒手等等。 故事大多圍繞在平凡的家庭,在人生旅途中,不經意的一頁,那些你、我都可能遭遇到的意外,只要再多一點情緒,耽溺在其中,就可能發生脫軌的意外,是什麼幫忙踩住了剎車? 我喜歡裡面的一段句子 「我們做的每一件是感覺都像是在妥協」 妥協,使得不幸與僥倖的分野變得曖昧,小說裡的小人物們的遭遇都很節制,沒有人因為這些插曲受害,我們妥協了,讓故事不至於淪於真正的悲劇。可是,讀者也清楚知道,有人代替了故事裡的角色淪陷,陷入了悲劇裡頭。 讀完整本書後,想起了夏宇的那一首詩 Fusion Kitsch 什麼時候開始的 這牧歌式的泛亂倫氣氛 那早就屬於同一本家庭相本的 已經淪落為親人的愛人們 那些淪落為愛人的動物們 還有所有羅曼史最終到達 之萬物有靈論述 裡的壓抑傾向

read more

吳岱蓉, July 31, 2024

你所擁有的記憶不斷「正發生」——讀亞歷山大.麥克勞德《愛動物的人》 閱讀亞歷山大.麥克勞德《愛動物的人》的過程像是不小心搭上匆忙一瞥便跳上的巴士。沿途觀賞窗外風景時,我也恍惚地經歷了一場回憶的公路旅行。 隨著亞歷山大.麥克勞德冷靜而節制的視角,看他如何構築出我們「未知」的加拿大加斯科舍省,以及那些不斷穿梭在此刻與過往之中的人們。猶如一張張美國畫家愛德華.霍普(Edward Hopper)筆下看似明亮卻孤寂的人與空間,像幻燈片一樣在眼前切換。八篇小說是一幕幕變換的窗景,看似不相關的篇章既是獨立的站點,卻又緊緊相連。時空交融的筆法不但捕捉了小說主角各自人生不同階段所遭遇的深刻記憶,也不斷勾起我「已知」的台灣台北記憶。 〈兔形目〉裡描述可恨又可愛的寵物岡瑟如同我家貓,在我人生迷惘之際,也常常望著牠又圓又黑的眼曈。儘管寵物只耐得住性子與主人對視短短的三秒鐘。在那片刻,我也想像主角一樣,從牠們眼中透出的無垠宇宙看出些什麼。 〈死者要的〉講述主角青梅竹馬的驟逝與其回鄉奔喪的心境,讓我想起那些只在年節或喪禮時才會見面的親戚。猶如作者所言的那些「你絕對不會挑中,卻也沒辦法完全逃離的人融合在一起」,大家圍成一圈,頂著高溫在烈日下,一邊抽煙、燒紙錢、抱怨天氣,卻怎麼樣也不聊彼此感受的家人們。對家人與青梅竹馬的貼切描寫,瞬間串接起寒冷的加拿大與炎熱的台灣記憶。 〈你以為你是在看什麼?〉藉由開箱陌生人的行李箱去感知與他人連結,而我小時候也曾「借」別人的橡皮擦用幾天,猜想著大家一筆一畫寫生字簿,擦掉或被擦掉再重寫時的心情,然後再偷偷把它們放回去。 兄妹之間怨懟又慶幸彼此仍陪伴著對方,〈底下的一切〉雙重隱喻著海面下的危機,以及對珍視家人的暗湧情緒,使人想起每咒罵一次卻也想念一次的兄弟姐妹們,還有和他們一起的手足時光。 大學時期老師做過一項調查,顯示出與我同齡人有七成在小時候的才藝班學過鋼琴,但大家後來都不是音樂系的。〈演藝人〉切換了四個不同的視角來看一場鋼琴發表會,也描寫了不同人怎麼看待自身與他人的極限,選擇繼續前進與放棄是不分年齡與背景的四人時時刻刻在思索與掙扎的問題。 〈第九特區〉講述主角不斷回望童年創傷,並思考著一切是怎麼開始與結束的。無論是快樂的或痛苦的記憶,也不論是死亡或不再聯絡,與消失的人最後一次見面的場景會像鳥的羽翼沾黏到瀝青一樣,在腦海裡怎麼樣都洗不掉。 以為又是講討人厭親戚的〈遠房親戚〉,實則不然。反而更深層地闡述人雖然體認到生命終將消逝,但仍想寄託於物的在某處被收藏著,或囤積著。只希望不被丟棄與遺忘。而愛囤書的讀者們,可能也是藉由書來收藏著自己每個階段直抵內心,卻未說不出口的心境與思想。 〈交屋日〉以辦案的懸疑氛圍包裝,兇手與被害者不是重點,反而是主角不斷回憶有說出口的筆錄與被隱藏記憶,兩者同等重要,並且如何影響他的餘生。〈交屋日〉作為終篇肯認了回望與記憶的重要性,虛構與非虛構是互為表裡的組成人的意識與情感。 記憶無非是徹底的看透一切。而亞歷山大.麥克勞德《愛動物的人》不但讓小說中的角色都直面自身記憶,也神奇的每篇都勾起我不同階段的感觸。閱讀《愛動物的人》的這趟旅程像巴士奔馳在四周漆黑的夜晚山路,以為前面再也沒有路了,再開就要摔進山谷。但只要車頭燈還亮著,並持續往前開,路就會不斷地長出來。藏著卻未曾遺忘的記憶也是。 我們永遠有回憶可以前往,你所擁有的記憶是不斷地「正發生」。他們從未褪色,也歡迎隨時探訪。

read more

Haruo Wang, July 31, 2024

我猜想在此書的讀者群中,去過加拿大的不到半數。但小說文字有趣的正是,不只能傳遞故事背景的北國風情,還有人們共有的情緒。 作者很懂得描摹生活中闖入偶發事件的魅力。如〈兔形目〉中,主人翁大衛在和寵物兔岡瑟相處的過程中,因不速之客而發現自己成了家庭裡、或者說日常中「唯一脫序的那一個」。〈底下的一切〉也讓頻率錯開的姐妹,在特殊情況下有了相通的意念。〈第九特區〉和〈交屋日〉則是高竿地讓敘事者對往事生起物換星移的體悟。挺中意那輛生鏽的、屬於「他們」的紫色超輪;和那句「我們每一個都睡在暫時的臥室裡,將來有一天又會被別人占據。」 不過,要說這本書我最有感的章節,大抵仍是〈演藝人〉吧。當相干或互不相干的人生故事最終交會於演奏會,張力是很大的。在視角切換時,節奏越來越快,角色彼此完整的滿足感,令人想起自己也曾試著這樣寫小說。分享一下本短文絕殺我的段落:是一名老嫗在丈夫回憶中閃閃發光,善意說出「來啊,藤壺先生」的笑容。那會讓讀者想要重新相信,生命不會僅只是荒蕪的。

read more

延伸閱讀

某些被我們弄丟的東西,只有在不幸的時候才找得回來

什麼是「具有小說感的生命片段」?每當思考這個問題,我都會想起幾年前朋友告訴我的一件往事。

關於愛動物的人

亞歷山大.麥克勞德在書寫內心感受時,用極為貼近人性的反覆,如詩般的語句,像是一聲爆炸、一道火光從耳邊劃過,使我也能聽見自己心裡的聲音。

包圍日常的異常

我認為故事是各種選擇的總和。而選擇會牽涉到處境,每一種排列組合,都在展現我們的恐懼、猜忌、憤恨、慾望、遺憾、失誤、責任、妥協與荒誕。


相關商品

愛動物的人 試讀
close